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第一讲:学习雷锋好榜样
主讲人:仇敬宗
时 间:2019年3月6日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3月6日下午4点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的全体干部及大一委员在一教512举行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内部学习。
主讲人告诉大家:雷锋是新中国建立不久后产生于平常工作岗位上的时代楷模。他是一位年轻而普通的汽车兵,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人生短暂,却创造了不朽的“雷锋精神”,成为新中国多位领袖题词称赞、全国人民学习的“国民榜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深入总结学习雷锋活动和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经验,全面推进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组织建设、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再上新台阶,引导广大青年在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最后主讲人用雷锋的名言来结束这次内部学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通过这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的社员一定会像像雷锋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翻不平凡的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第二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讲人:左雅洁 安林武
时 间:2019年3月14日
为了贯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14日下午4点30在1教512教室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牵头带领学院各学生组织部分成员一起学习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习中,主讲人告诉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念组成。随后主持人从:人民要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凝聚中国精神 传递中国声音、时代召唤理论,理论助推实践、观念内化于心,思想融入灵魂、精神外化于行,梦想落地生根。这五个方面详细的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主讲人通过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让我们明白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这个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挑战的时代选择,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客观要求。
主讲人对核心价值观24字涵义的讲解,让参加学习的同学从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到恪尽职守,乐业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主讲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建构的讲述结束了这一次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通过这一次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讲:如何学习与实践
主讲人:安林武
时 间:2019年3月20日
3月20日下午4点30分,在1教512教室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牵头带领学院各学生组织部分成员一起探讨了《如何学习与实践》。
组织人首先提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在最好年纪里应该有所作为,不要等到以后追悔莫及;最后在坐的所有同学各抒己见,谈谈自己认为的学习。
院学生会苏冰:新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愈来愈重视具有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学习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他们是一个系统。学习无处不在。从国家层面来看,学习马克思主义结合我们的国情实践,就是很好的一个实践与学习结合的例子。
院学生会闫昱蓓: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远大志向、学习雷锋做好事。雷锋精神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也已经从一句口号深深地化为每个人心中向善的道德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学习无处不在,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大贡献。
院广播站卢文婧: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把学习比作建造高楼的地基,那么实践就是高楼大厦,二者缺一不可,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变得更加优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作为学生,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以后的实践打好更坚实的基础,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理解和体会,而是用于指导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落实。
院学生会张志强:学习的目的就是用于指导实践,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将学习当做负担,而应该有方有法,深入学习,全面实践,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院学生会方志强:大学不再像初中、高中那样,有家长、老师的督促,大学的学习靠的是自觉。不要把学习的对象仅限于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社会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着,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东西出现,也有数以亿计的东西被当做垃圾扔掉。只有不断地主动地学习和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这也是生存所需的基本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不去实践,那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是纸上谈兵,不堪一击。
院学生会张文浩:我认为实践是建立在学习之上的,知识和能力要相互结合,我们只有学够了足够的知识,实践才会有了乐趣。学习无处不在,但是实践需要时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有了认识之后就会积攒一定的经验,然后再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循环往复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越来越好。我们应该把学习和实践都放在第一位。
院广播站邱天皎: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第四讲:观看视频《血战湘江》
主讲人:张悦
时 间:2019年3月27日
在祖国70华诞之际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历史,感受祖国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3月27日下午4点30分,在1教512教室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组织学院各组织部分成员观看了为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的电影《血战湘江》。
在观影结束后,各组织代表纷纷发言就对于本次观看《血战湘江》做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院学生会骆燕妮:在这部电影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当沿途老百姓给红军战士送粮时,红军战士开始一概拒绝,毛主席不忍心辜负老乡心意,同意战士们象征性地接受粮食,但必须给老乡们留下银元。这就是老百姓的战士,这就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红军,中央红军当年正是依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赢得了民心,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青协 王涛:观看影片结束后,心中感慨万千,那些红军战士们很多和我的年龄相当,但他们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都让我万分敬佩,现今的美好和平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在加倍珍惜的同时,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不畏艰险、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青年!
影片让我们认识到。没有核心的红军是要被历史所牺牲的。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应该具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别人的思想,别人的经验,只适用于别人,自己的道路,需要自己去摸索。
第五讲:爱国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
主讲人:余顺喜老师
时 间:2019年4月16日
今年恰逢“建国70周年”与“五四运动100周年”不平凡的年度,为了让交院学子坚定爱国信念和增强爱国情怀,经过详细策、周密部署,4月16日晚自习在一教109教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邀请到了学生处处长余顺喜为学院各学生组织代表80余名同学讲述《爱国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
首先,余顺喜老师为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了选定《爱国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主题原因。等到同学们进入状态后,他从《我和我的祖国》歌曲中谈到爱国,因为这首歌曲深深的凝聚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拳拳之心,爱国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他需要我们去证明、去实践,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的努力。
随后,余老师讲到:爱国是一个民族的国之根本、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灵魂,当代青年一定要把自己学习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联系起来,中华民族才能更崛起。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的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
最后余老师告诫同学们,一定要理性爱国,决不能盲目爱国,要从感性爱国到理性爱国;我们华夏儿女一定要团结奋斗、思想爱国,因为他是热爱祖国的灵魂;行动爱国是体现我们爱国的具体实践。在讲述完毕之后余处长与同学们做了交流,大家积极发言畅谈自己认为的爱国。
研习社朱鹏程从三点谈到了爱国:第一: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忘本,我们在向前走的过程中,应该多回头看看历史的足迹,先烈们用他们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实属不易,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第二:我们要有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我们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在自己的肩上去扛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第三:我们更要有一种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应当明白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的抉择和在“小家”与”大家”面前选择,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学会做人同时学会做事。
通过余老师的讲座,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懂得了爱国的含义,也对祖国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就像大海与浪花一样,我们会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
第六: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主讲人:岳娜
时 间:2019年4月25日
五四青年节的气息越来越近,为了更好的弘扬五四精神、抒发爱国情感,让广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五四运动的内涵以及核心价值,4月25日下午四点半在一教512教室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牵头带领学院各组织一起学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在本次学习中,主讲人从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五四精神的内容、五四精神的意义依次为大家讲解。
首先主讲人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一百年前那段催人泪下的历史,她告诉同学们: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科学与民主。
稍后,主讲人,为我们列举了全国纪念“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让大家共同学习、了解。相信在日后的日子里大家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五四运动”。
最后主讲人又为我们讲述了五四精神的意义: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更是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掀开了新民主主义序幕。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在当代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要把五四运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加以实践,并且加以发展,在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青春之风扬起时代之帆,为了祖国更加的美好而奋斗。
第七讲: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的讲话
主讲人:潘林
时 间:2019年5月10日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于5月10日中午12点10分在一教512重温了大会录播,由学院各大组织及研习社部分同学参加。
在观看的过程中,习总书记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他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在观看结束后,研习社的朱鹏程同学和梁喻同学发表了观看感言。朱鹏程同学围绕习近平走总书记在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6点期望: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五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六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并就如何做新时代新青年和大家一起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梁瑜同学说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中要有目标。践行五四运动精神,做到,爱党,爱国,爱学院。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生活。在学习中认真刻苦,在工作中努力进取。
通过此次重温这次录播,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不再是为救国救亡而奔走,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时代赋予了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内涵。因而,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努力同五四运动中革命先驱奋斗的历史联系。
第八讲:观看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交流会的重要讲话
主讲人:张钊
时 间:2019年5月17日
为了促进文明交流,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树立一个新的面貌,研习社于2019年5月17日下午4点半在一教512组织学院各学生代表观看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交流会上的讲话。
首先,大家观看前先讨论并发表了自己所认为的中国文化。谈金艳同学谈到,中国文化包括各个方面,比如服饰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有旗袍和汉服……无不表现出中国韵味。再者就是饮食方面,例如,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其次就是中国建筑,北京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然后王鹏奎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节。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在此次主旨演讲中指出共谋文明之道、共赏文明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亚洲文明共同体并提出文化决无高低之分,文化是平等的,多元的,不应该是对等的单一的,要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去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并且还提出了4点主张:
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最后在观看结束后由组织人做了总结,他说作为我们青年一代青年要敢于挖掘文明力量,肩负时代担当,敢于创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之后观看本次录播的学生,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们明白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文明礼仪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每个人心中,社会就会变成文明的社会,幸福的社会。
第九讲:观看纪录片《西北联大》
主讲人:左雅洁
时 间:2019年5月23日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研习社于5月23日下午四点半在1教512邀请各组织学生代表观看纪录片《西南联大》。
首先组织人先为我们介绍了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仅仅建校八年,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获奖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等,很多的优秀人才,堪比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西南联大虽然是清华,北大,南开联合办学仅仅存在了八年,但是它的意义确实十分重要的。
观看结束后,有学生代表做了自己的总结发言: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逐渐成长的时候,发生了抗日战争,这对于百废待兴的中国教育行业的摧残是巨大,但是时任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老先生却尽自己所能支撑起这个脆弱的学校 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人才。这更让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值得反思,正是有像梅贻琦校长这样的人,才成就了西南联大,这一座至今无法逾越只能仰望的丰碑。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在享受卓越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能够浪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才能以后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者,有大师之谓也。”这也更加的激励了我们,在现在的环境,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第十讲:何为文化自信
主讲人:张悦
时 间:2019年5月30日
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发展的灵魂。俗话说:要灭其国先灭其文化。可见,文化对一个国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具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习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并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崇,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所以我少年应该担负起继承、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5月30日下午4:3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的带领下各社团组织积极配合,开展了以“何为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学习。此次学习内容主要分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自信的来源、文化的意义、中华文化梳理、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这六大部分。
主讲人讲解到:习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这些优秀的文化夯实了我们文化发展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实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主讲人解释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持已肯定、坚持与发展的态度,也要对外来的文化包容、借鉴与吸收。提高我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土壤,是涵养当代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他是中华文化民族性最集中的体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精神品质和文化气质,奠定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不论这个世界怎么改变依旧会有人记得:脚下的黄土地或许曾是将军征战的边关;川流不息的黄河、长江承载着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巍峨的群山记载着华夏儿女铁骨铮铮的豪情壮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影响后世千百年;数不胜数的布衣平民让人铭记;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掀起万丈狂澜。中华文化应该与青春产生共鸣。
第十一讲:咬文嚼字——读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人:徐一超老师
时 间:2019年6月5日
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邀请宣传统战部徐一超老师6月5日下午4点30分,在学术报告厅为大家讲解“咬文嚼字――读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加本次学习的有学院各大组织代表及研习社部分同学。
徐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她以别具特色的导课形式将大家带入课堂:
1、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名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民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自由――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平等――指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
法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3、培育一个什么样的公民
爱国――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敬业――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置业精神。
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和睦,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
随后徐老师为我们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最后徐老师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她希望我们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最充分的青年先进代表。
通过本次学习让研习社朱鹏程同学有感而发,他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 。
青年志愿者协会郑永铭同学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青年志愿者协会王涵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人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每个学子必须带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他人。”
第十二讲: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有位青年
主讲人:朱鹏程
时间:2019年6月14日
为了让更多学子在新时代成为优秀的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2019年6月14日中午12点在一教512开展了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分享专题习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学院各大组织代表及研习社部分同学。
首先主持人将主题分为了四点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爱祖国、讲奉献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守自己的底线,做好每一件事。
理性爱国――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在行动之前经过科学的分析、缜密的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辱使命,牢记责任,理性爱国。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引导青年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爱父母、敬师友
1.爱子女是天性,爱父母是人性――我们在外求学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为我们担忧的父母,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请不要让这份爱成为遗憾。
2.愿温馨喜悦与幸福伴你左右。爱老师――尊重老师,上课不捣乱,不睡觉;就是要理解老师,真心对待老师且与老师多交流。
3.不管未来有多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多去关心朋友、理解朋友、学会宽容、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三、爱自己、比作为
1.幸福从爱自己开始--接纳自我、学会勇敢、对自己负责,会呵护自己。
2.虚心求教,丰富自己--多去看看那些世界名著,经典著作,不断地去提升我们自己的个人内涵。
3.要尊重自己--让自己成为有品位的,健康向上的青年人。
四、青春梦、未来劲
1.激扬青春,筑梦前行――新时代对青年的召唤,他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青年人一定要有担当和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新时代同行。
2.幸福的味道――要深入了解党史、时刻关注国情、珍视国家荣誉,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我们要开拓创新,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获得美好的幸福。
朗诵比赛:青春新向党,建功新时代
时 间:2019年4月17日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引导我院团员青年传承“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4月17日下午4时30分,由院团委主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承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朗诵比赛在礼堂顺利举行。副院长毛主生,党委宣传统战部、监察审计处纪检监察室、学生处、院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各系团总支书记,各社团代表等400余人一同观看了比赛。
赛场上,10位参赛选手的朗诵内容紧扣主题,他们有的慷慨激昂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有的娓娓讲述祖国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祖国的沧桑巨变,激发了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树立了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最终,广播站选送的《可爱的中国》获得一等奖;《少年中国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获得二等奖;《祖国在我心中》、《中国人,不跪的人》、《我用残损的手掌》获得三等奖。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黄少华从三个方面对比赛做了精彩点评。首先,肯定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的工作成绩。一是我院新思想研习社反应迅速起步早,成立于2017年12月,这个理论性、学习型社团走在我省高职院校前列;二是学习扎实有成效,新思想研习社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有主题,有组织,秉承理论学习型的社团宗旨,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继承弘扬有创新,新思想研习社紧紧围绕学院团学“四大板块、五个结合”格局,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生活,并且不断创新。其次,黄少华用三个“好”来概括本次朗诵比赛——比赛主题好、选手表现好、活动效果好。比赛主题好,此次朗诵比赛“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主题进一步表达了同学们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同学们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切合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和随着优质校建设进程推进、学院挺近新校区,我院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选手表现好,10个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或一人展示或多人组合,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都在抒发自己对党、对祖国的情怀;活动效果好,朗诵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使现场观众都沉浸在各位选手的精彩表现所营造的美好氛围中。最后,黄少华送给在场同学们一句话作为共勉: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能吃苦、能奋斗的交院学子。他说,一直以来,学院宣传思想工作致力于讲好交院故事、传好交院声音、塑好交院形象、凝练交院文化。他希望所有交院学子都能成为交院好故事的讲述者、交院好声音的传播者、交院好形象的塑造者、交院好文化的承载者,凝聚起建功立业、奉献交院、实现自我的磅礴力量。
结语
在这一学期以来,新思想研习社在名位指导老师和院团委的带领下,举办以主题宣讲、电影播放、热点回顾等的内部习共22次,其2次为专业思政老师的专题讲座;举办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这一学期中,经过社员们的努力新思想研习社在“五四表彰大会”上获得“优秀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