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推进 党史学习教育“三进”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1〕8号)精神,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现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中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二、总体安排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1.将党史学习教育鲜活地贯穿于思政课堂。高校思政课必修课要进一步深化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要按照《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中持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讲清讲透各门必修课中蕴含的“四史”道理学理哲理。一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思政课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内容,体现不同课程特点。二是落实各课程学习教育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要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法治建设,进行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教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以突出百年党史与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形势与政策》要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结合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以专题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坚定“四个自信”。
2.示范引领,讲好“三个课堂”。一是讲好理论宣讲课堂,成立学院思政教师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面向各党支部教师、各系部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阐释党的理论,呈现史料史实,引导广大师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二是讲好思政课,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用“一个故事、一段视频、一点启迪”为理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三是讲好党课、团课,引导思政课教师准备高质量的党史专题讲座,在学院党校、青马培训班进行理论宣讲,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立体感与厚重感,为思政育人效果增加“新配方”。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
1.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组织教师上好网络大课。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网络课堂,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理论视野。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等方式开展教学,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运用科学、开放、创新的方式方法启智、寓情、励行。
2.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交流、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周末理论大讲堂”导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直播,指导学院思政课教师做好集体备课。根据学院课程建设情况,进行集体备课会,深入研讨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和有效方法,推动思政课质量提升。
3.发掘本省、学院教育资源优势,确保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立足学院现有的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国学馆等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排组织实施,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相互融合。继续依托甘肃红色资源,深挖红色资源“鲜活素材”,在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做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确保教学取得实效。
(三)多措并举,提升思政教师综合素养
1.走出去、请进来,强化理论培训。充分整合利用省内资源,邀请院外党史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培训、党史宣讲,通过专家引领,举办党史专题讲座等方式,阐释党的理论,呈现史料史实,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争取资源,让本院教师走出省外,参加高质量专项培训,体系强化理论根基、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2.学理论、强根基,用好“读本”读物。引导教师用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四史”大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读懂新时代”丛书——《道路何以自信》《理论何以自信》《制度何以自信》《文化何以自信》等读本读物,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读原著悟原理,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3.开展实践研修,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现实性。充分发挥“家门口”革命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师生实地参观学习,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做到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工作“再加油”。开展“学党史、悟思想、担使命”主题实践研修活动,通过在实践中感悟学习,在行走中重温党的历史,增强学党史、悟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党史理论的认识,积累教学素材。
三、责任落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思政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各级职责,勇于担当,积极完成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统筹安排、细化方案、做好宣传工作,保证资金支持;各教研室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结合,做好理论与实践融入;思政教师要潜心学习、创新教法、讲好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思政教师三级联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进”活动,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理性、指向性、现实性,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