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交院要闻 /正文

学院专题传达学习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会议及意识形态工作有关文件精神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阅读次数:574

5月13日,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暨师德专题教育启动部署会精神,专题学习意识形态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会议由党委书记、院长高峻岭主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思政课教师、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巡察各检查组组长参加学习。

1

会上,高峻岭传达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5月10日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暨师德专题教育启动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六要”要求,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为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陈宝生强调,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教育部党组作出系列工作安排,并将2021年确定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年”,持之以恒抓好落实。一要把牢正确方向,狠抓教师队伍政治建设;二要聚焦重点人群,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引领;三要坚持德法并举,健全落细落实体制机制;四要强化正面引领,增强教师荣誉感使命感。

2

会上,高峻岭传达了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整改中央巡视反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落实《甘肃省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若干措施》的通知。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宣读了《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甘交院党字〔2021〕20号),并就有关事项作出说明。

高峻岭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根本性问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体系建设,奋力提升学术原创能力,继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思潮环境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思想动能。二是要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清楚知道有哪些具体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领域、各层次的意识形态工作,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要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切实贯彻落实好《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唱响主旋律,掌握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加强分析研判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各类风险。要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就要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品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作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战略安排。品牌建设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同样,品牌建设也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三是要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一要切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学院党委书记要履行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书记和院长要共同履行好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学院党委要做好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系部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凝聚党内外教师的坚强堡垒,发挥好教师党支部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涵养师德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要优化师德考评监督机制。筑牢红线,守牢底线,坚持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提升教师自律意识,健全举报受理机制,加大对师德违规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工作评估考核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