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团学工作 /社会实践 /正文

三下乡 | 文脉浸润终难忘 青春返程意悠长——“青葱”小分队三下乡最后一日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次数:84

7月18日,公路学院“青葱”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进入最后一天。队员们以一场深刻的齐家文化博物馆之旅为此次乡村实践画上句点,在历史文脉中厚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情怀,参观结束后便踏上返程之路。

微信图片_2025-10-29_203429_956.png

清晨的红星村静谧祥和,队员们仔细整理好行囊,将住宿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用无声的行动向这片留下五天青春足迹的土地致谢。随后,小分队前往齐家文化博物馆,开启最后一天的实践行程。

微信图片_2025-10-29_203435_841.png

走进博物馆,时光仿佛在文物间倒流。队员们在一件件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展品前驻足:温润的玉器折射出先民的审美智慧,古朴的陶器纹路记录着农耕生活的印记,磨制的石器见证着早期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讲解员的细致介绍,大家系统了解了齐家文化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历史影响,更深刻感受到黄河流域各民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相互交融、共生共荣的历史轨迹。从共同使用的生产工具到共享的文化习俗,从精神信仰的相通到文明成果的互鉴,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变得鲜活而具体——各民族的联结早已深植于历史长河,是文明延续的根基所在。

微信图片_2025-10-29_203440_176.png

参观中,队员们不时交流感悟,将博物馆里的历史印记与连日来在红星村的所见所闻相呼应:墙绘中“石榴籽”象征的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中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场景,与齐家文化中各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一脉相承。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让大家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更加深刻。

微信图片_2025-10-29_203444_139.png




博物馆参观结束后,小分队直接集合乘车返程。车窗外,乡村的绿意逐渐被沿途的风景替代,但博物馆里的文物、红星村的墙绘、村民的笑容却在脑海中愈发清晰。五天的实践中,从墙绘创作到应急演练,从童心课堂到乡村调研,再到最后一日的文化寻根,队员们不仅用青春服务了乡村发展,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悟。

返程的车辆缓缓驶离,此次“三下乡”活动正式落幕。但这段在基层实践中收获的成长、在文化浸润中凝聚的情感,将成为队员们青春记忆中温暖而厚重的一笔,激励着他们带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与担当,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