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就业自述--道桥2202班杨鹏飞
找工作,这个词相信好多同学都在困惑着,在就业,择业当中一直选择,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难,但是在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就要做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时光如流,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厚德强能”的校训如灯塔般映照着我三年求学之路。当告别熟悉的校园,还是感觉有点伤感。
经过校园招聘,我进入到了同纳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我意识到了学校跟社会的不同,在学校可以将就,但在社会不行必须严格要求,严于律自。
书本上的材料性能参数、力学计算公式是冰冷的,但现实中的路桥是鲜活的、复杂的。在校时,有次参与桥梁模型加载实验,理论计算明明满足要求,模型却在某个节点提前出现了细微裂缝。我们小组没有轻易放过,反复回看实验录像,对比不同材料的变形数据,查阅大量文献,最终发现是忽略了连接件在循环荷载下的特殊疲劳特性。这个“意外”比满分试卷更让我铭记于心。现在在公司,面对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新型路面材料耐久性评估等任务,我常想起那次经历:所有真正的问题往往藏在理论与现实的缝隙里自己不在意的小细节。因此,我建议你们:不仅要掌握书本,更要带着“为什么”去观察每一次实验现象,去剖析每一个工程案例。多泡图书馆查资料,多向老师请教工程实践中的“疑难杂症”,这种主动探究的能力,将是你们未来破解工程难题的金钥匙。
在交院,老师常教导我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同纳,我对此体会更深。检测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都关系着工程的安危与企业的信誉。一次桥梁支座检测,某个数据点存在极其微小的波动,同事可能觉得在允许误差内,但我坚持重新检测、追溯环境因素,最终确认是温度骤变引起的暂时性偏差。这份对“毫厘”的较真,正是母校“厚德强能”校训和同纳“精益检测,守护品质”理念在我身上的烙印。
未来的路桥战场,无论是施工一线还是检测岗位,精湛技艺源于对细节的偏执,职业尊严来自对责任的担当。 请你们从现在开始,就培养这份近乎苛刻的严谨——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量、每一份报告,让“规范”二字刻进骨子里。
我相信不管是不是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专业对口,不对口的工作只有自己肯努力,肯学习,肯下功夫钻研,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份“执拗”就肯定会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甘公安网备: